超高層建筑多設計為框架核心筒結構,根據高度的不同,又主要有兩種:
類型1:內筒為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結構+外筒巨柱,巨柱與核心筒之間鋼梁連接,外筒樓板為組合樓板的形式,如:廣州西塔、上海環球、深圳京基100大廈、廣州東塔,均為該結構形式,高度均在400米以上。
類型2:內筒為鋼筋混凝土核心筒+外筒巨柱,巨柱與核心筒之間為鋼筋混凝土梁連接,樓板為普通的鋼筋混凝土樓板,如:重慶環球、廣州高德、目前正在投標的合肥華潤置地萬象城的東、西塔樓。建筑高度約在200~400米。
超高層建筑的施工涉及到建筑施工領域較多的施工技術課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選擇確定合適的施工工藝流程和合理選擇模板、圍護架體系。
☆ 高強、高性能混凝土、鋼管混凝土等的施工質量控制。
☆ 垂直運輸設備的選擇。
☆ 各專業工程的合理插入施工時間。
☆ 總承包方涉及的多工序、多工種交叉作業時的管理與協調。
二、工藝順序確定
類型1:前述類型1,外框結構為鋼梁的結構形式,適合核心筒墻體豎向結構先行施工,樓板等水平結構滯后施工,外框鋼結構及梁板滯后核心筒結構數層進行施工。
鋼梁與核心筒連接采用預埋件焊接耳板的連接形式。
核心筒內梁筋需預留套筒,樓板鋼筋可采用預留胡子筋的形式,局部錯位、漏埋可采用植筋。
外框樓板為組合樓板。
類型1工程實例照片
核心筒領先外框數層:
壓型鋼板組合樓板:
核心筒外埋件及耳板:
板筋預留:
如前述類型1,核心筒先行施工的優點是,能很好解決多工序交叉作業提供工作面問題。
核心筒墻體結構為第1個施工作業面
內筒水平結構為第2個施工作業面
鋼結構柱和鋼梁為第3個施工作業面
外框筒組合樓板施工為第4個施工作業面
外側幕墻分段施工形成第5個施工作業面
下部樓層砌筑和精裝工程適時插入施工為第6個施工作業面
由此,一座超高層內多道工序可以一同施工,有互相獨立,互不干擾,并且提供多個施工作業面,有利于加快施工進度。
類型2:前述類型2,由于外框筒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理論上不適合核心筒先行施工的施工工藝,理由有:
(1)、外筒梁板鋼筋需全部同截面斷開,對結構受力性能影響較大,很難征得設計同意。
(2)、普通鋼筋混凝土樓板需支模施工。 結論:前述類型2的超高層結構比較適合采取內外筒一起同步施工的形式。
類型2工程實例照片
重慶環球金融中心、廣州高德均為內外框筒一同施工:
三、模板、圍護系統選用
目前,可用于超高層建筑施工的模板及圍護系統有:
(1)、爬模系統
(2)、滑模系統
(3)、頂模系統
上述三種模板體系均可用于類型1的核心筒墻體結構先行施工的工藝。
(4)、傳統翻模+爬架圍護系統的工藝
該工藝適合類型2內、外筒同時施工的工藝。
爬模系統特點介紹:
爬模系統有專業廠家生產,構件設計為標準件,可廠家租賃,使用完畢后廠家可以回收。
爬模由下架、上架、附墻掛座、導軌、液壓油缸系統、模板、護欄等組成。
爬模的原理是,根據墻體情況,布置機位,每個機位處設置液壓頂升系統,架體通過附墻掛座與預埋在墻上的爬錐連接固定,爬升時先提升導軌,然后架體連同模板沿導軌爬升;
爬模系統的特點:
(1)、液壓爬??烧w爬升,也可單榀爬升,爬升穩定性好。
(2)、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可節省大量工時和材料。
(3)、爬模架一次組裝后,一直到頂不落地,節省了施工場地,而且減少了模板、特別是面板的碰傷損毀。
(4)、液壓爬升過程平穩、同步、安全。
爬模的安裝:
爬模外防護架:
(5)、提供全方位的操作平臺,施工單位不必為重新搭設操作平臺而浪費材料和勞動力。
(6)、 結構施工誤差小,糾偏簡單,施工誤差可逐層消除。
(7)、爬升速度快,可以提高工程施工速度。
(8)、模板自爬,原地清理,大大降低塔吊的吊次。
爬模,外圍鋼板網:
整體效果,外圍護也可為安全網
總體說:爬模系統具有操作簡便靈活,爬升安全平穩,速度快,模板定位精度高,施工過程中無需其他輔助起重設備的特點。
但一般機位較多,整體性不夠好,承載力也不大。以QPM-50型液壓自爬模系統為例,其性能參數如下:
爬模液壓油缸參數表:
架體平臺尺寸參數表:
爬模系統的爬升流程(過小于150mm的變截面):
1、綁扎鋼筋完成
2、退模、安裝附墻掛座
3、導軌提升
4、調節附墻撐,下架體傾斜
5、導軌提升到位,提升架體
6、合模澆筑混凝土
爬模能容易適應較薄的墻厚變化,但墻體突變時適應困難。
滑模系統特點介紹:
滑模施工工藝在國內始于20世紀40年代, 已廣泛應用于鋼筋混凝土的筒壁結構、框架結構、墻板結構。對于高聳筒壁結構和高層建筑的施工,效果尤為顯著。
滑模施工技術是混凝土工程中機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場地占用少、安全作業有保障、綜合效益顯著的一種施工方法。
滑模系統原理圖:
滑模系統目前常見主要用于煙囪、礦井、倉壁等工程施工,也可用于超高層核心筒豎向墻體施工,但由于其施工過程非常緊湊,在混凝土凝固前必須向上滑動模板,混凝土凝固以后則無法滑動,且由于在混凝土凝固前滑動模板,使混凝土結構表面的觀感和結構的垂直度控制方面有較大困難,個人觀點認為不太適合用于超高層建筑核心筒的施工。
滑模系統工程應用實例照片:
頂模系統采用大噸位、長行程的雙作用油缸作為頂升動力,可以在保證鋼平臺系統的承載力的同時,減少支撐點數量,頂模系統的支撐點數量為3~4個,配以液壓電控系統,可以實現各支撐點的精確同步頂升,頂模工藝為整體提升式,低位支撐,電控液壓自頂升,其整體性、安全性、施工工期方面均具有較大的優勢。
頂模系統組成:
頂模系統主要由:支撐系統、液壓動力系統、控制系統、鋼平臺系統、模板系統、掛架系統六大部分組成。
頂模系統組成圖:
(1)、支撐系統包括上支撐箱梁、下支撐箱梁、支撐鋼柱,支撐箱梁上設置有可以伸縮的小牛腿。
(2)、液壓動力系統包括:主油缸、牛腿伸縮小油缸,每個支撐點有1個主油缸和8個小油缸。
(3)、控制系統由:油泵、控制臺、控制電路、油路、各種控制閥門組成。
(4)、鋼平臺系統:為型鋼組合焊接而成的桁架式鋼平臺,通常由一、二、三級桁架組成。
(5)、模板系統,由定型大鋼模板組成,模板配制時應充分考慮到結構墻體的各次變化,制定模板的配制方案,原則是每次變截面時,只需要取掉部分模板,不需要在現場做大的拼裝或焊接;
(6)、掛架系統,由多組可水平調節的移動式掛架組成,掛架采用鋼制橫、豎方通及鋼板網組成。
頂模系統豎向功能分區:
頂模系統豎向功能分區圖
頂模系統工程實施照片:
大鋼模板安裝:
鋼平臺安裝:
支撐鋼柱安裝:
支撐油缸伸出:
頂模整體效果:
頂模系統優點介紹:
(1)、頂模系統適合用于超高層建筑核心筒的施工,頂模系統可形成一個封閉、安全的作業空間,模板、掛架、鋼平臺整體頂升,具有施工速度快、安全性高、機械化程度高節省勞動力等多項優點。
(2)、與爬模系統等相比較,頂模系統的支撐點低,位于待施工樓層下2~3層,支撐點部位的混凝土經過較長時間的養護,強度高,承載力大,安全性好,為提高核心筒施工速度提供了保障。
(3)、頂模系統采用鋼??商岣吣0宓闹苻D次數,模板配制時充分考慮到結構墻體的各次變化,制定模板的配制方案,原則是每次變截面時,只需要取掉部分模板,不需要在現場做大的拼裝或焊接。
(4)、與爬模相對比,頂模系統無爬升導軌,模板和腳手架直接吊掛在鋼平臺上,可方便實現墻體變截面的處理,適應超高層墻體截面多變的施工要求。
(5)、精密的液壓控制系統、電腦控制系統,使頂模系統實現了多油缸的同步頂升,具有較大的安全保障。
(6)、施工速度快,每次頂升作業用時僅為2~3個小時,模板掛架標準化,隨系統整體頂升,機械化程度高等特點,可創造2-3天/層的施工速度(主要視工程量大小而進度有所不同)。
(7)、頂模系統鋼平臺整體鋼度大,承載力大,平臺承載力達10kN/㎡,測量控制點可直接投測到鋼平臺上,施工測量方便。
(8)、大型布料機可直接安放在頂模鋼平臺上,材料可大噸位(由鋼筋吊裝點及塔吊吊運力而確定)直接吊運放置到鋼平臺上,頂模系統可方便施工,提高效率,減少塔吊吊次,是爬模等其他類似系統所無法比擬的。
頂模系統特點介紹:
頂模系統”目前無專業廠家生產提供,需要根據工程特點不同進行針對性設計。
主要涉及到的技術問題有:
1、頂模系統支撐點位置的合理布置,會涉及到與塔吊位置相碰,如何合理避讓的問題。
2、頂模鋼平臺桁架的布置要既有利于系統受力安全,又能盡可能少影響鋼結構的安裝。
3、頂模的爬升步距需與塔吊協調一致,并盡可能方便施工。
4、頂模系統的設計應考慮盡可能減少后期結構變動,頂模系統的變更改造方便。
傳統翻模+自爬架工藝:
前述類型2,采取內外框筒一同施工的工藝,為盡可能加快施工進度,模板支撐體系可考慮采用新型模板體系,如:可調立桿盤扣式滿堂腳手架,鋁合金模板系統等快拆體系。
外圍護系統可考慮采用目前國內應用較為成熟的專業廠家生產的“爬架”或“建筑保護屏”。
盤扣式滿堂腳手架:
集成式升降操作平臺“爬架”工程實例照片:
建筑保護屏工程實例照片:
四、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
超高層建筑的施工常會用到高強、高性能混凝土,如:廣州西塔和深圳京基100大廈設計都用到了C80的高強混凝土,鋼管內澆筑高拋自密實混凝土,混凝土的超高泵送等是超高層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課題。
主要涉及:
(1)、優化配合比,通常說來,混凝土強度越高,其粘性越大,可泵性能越差,需要通過反復適配,確定最優配合比,在保證混凝土強度的同時,有良好的工作性能??陕摵匣炷辽a廠商做該項工作。
施工時應重點控制,混凝土生產時所用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現場抽測混凝土的塌落度,擴展度,溫度,倒筒時間等。
(2)、超高層經常會設計用到鋼管混凝土,由于鋼管混凝土的特殊性,我司所建工程西塔和深圳京基100都應用了高拋自密實混凝土,輔助人工振搗。
自密實混凝土除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擴展度,溫度,倒筒時間外,增加U形管的控制指標。
深圳京基100的鋼管混凝土更具代表性,其設計為矩形鋼管柱,內有橫、豎向隔板及鋼筋籠。
鋼管混凝土的實體檢測是一施工難題,目前,施工規范中仍采用超聲波檢測的方法,但鋼管柱內的隔板和鋼筋籠會影響超聲波檢測的結果。
深圳京基100大廈施工中,聯合湖南大學嘗試采用“壓電陶瓷”法對鋼管混凝土進行檢測,是對檢測方法一種新的嘗試。鋼管混凝土實體檢測有進一步研究的需求。
(3)、關于混凝土的超高泵送,目前,中聯重科生產的HBT90.40.572RS泵機及三一重工生產的HBT90CH-2135D泵機都有多棟超高層建筑的施工實例,性能穩定。
注意要點:
☆合理選擇泵機,泵機的出口壓力和泵送方量參數應能滿足泵送高度的需求。
☆應選擇滿足泵送需求的耐磨超高壓輸送泵管。
☆注意泵機出口部位水平泵管的長度應大于樓高(泵送高度)的1/4。
☆泵管豎向適當位置設置彎管,可彌補水平段不足。
☆推薦泵管按樓層高度進行配管,離樓板上400~600處有接頭,方便接管施工外框樓板。
HBT90.40.572RS泵機:
泵管墻上固定:
泵管水平段固定:
截止閥:
關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廣州西塔項目進行了C100高強度混凝土的研究,并成功泵送至411m。
深圳京基100大廈進行了C120高強混凝土的研究,并成功泵送至417m的高度。
五、垂直運輸設備的選擇
超高層建筑施工,垂直運輸設備是保證工期的關鍵,主要是塔吊和施工電梯的選型和布置需滿足施工需求。
塔吊選型要點:
(1)、塔吊滿足鋼結構吊重需求,吊次分析滿足鋼構和土建施工進度需求。
(2)、塔吊的布置位置及材料堆場的關系。
(3)、塔吊的容繩量滿足建筑高度需求。
(4)、群塔布置滿足的安全距離要求。
(5)、塔吊基礎的設計、塔吊爬升規劃、塔吊拆除措施等。
施工電梯選型要點:
(1)、施工電梯運力分析需滿足人員上下班高峰期運人需求,材料運輸能力滿足施工進度需求。
(2)、施工電梯布置位置盡量對后期施工影響最小。
(3)、施工電梯分段管理,劃分??繕菍樱岣咝?。
(4)、選擇高速電梯,電梯的電機性能直接影響電梯的性能,選擇有實力的生產廠家。
(5)、施工電梯梯籠尺寸及運載重量可以綜合考慮滿足運輸幕墻板塊及機電設備的需求。
(6)、樓層過高,電壓降對施工電梯的影響,電纜線防卷問題。
六、各專業工程的插入施工
外框樓板插入施工
磚砌筑插入施工
幕墻工程插入施工
機電安裝插入施工
機電安裝插入施工
防火涂料插入施工
七、總承包方的協調管理
超高層建筑施工,涉及到各專業分包、甲指分包的勞務隊伍數量眾多,協調管理難度大,主要以下方面。
(1)、安全管理
(2)、消防管理
(3)、各專業隊伍之間塔吊使用的協調分配
(4)、各專業隊伍之間施工電梯使用的協調分配
(5)、對幕墻單位、永久電梯施工單位、防火涂料單位等專業分包單位的協調管理。
八、總結超高層建筑施工的重難點
超高層建筑的施工常見的重、難點問題:
(1)、一般超高層建筑工程地址處于城市繁華地段,施工用地緊張,材料堆場狹小,堆場的合理布置、管理是難點。
(2)、基坑周邊會存在建筑物、管線、地鐵等設施,對周邊環境影響的監控是重難點。
(3)、超高層建筑高度超高,工作面多、分布廣,安全、消防體系龐大,管理困難。
(4)、施工過程中專業穿插多,總包管理工作內容繁瑣,協調工作量大。
(5)、超高層測量精度要求高,對施工過程中建筑物變形監控檢測是施工重難點。
(6)、部分超大鋼構件安裝是重難點。
【來源】筑龍施工編輯整理